零点小说网
首页 > 热门 > 明朝古惑仔 > 第113章 穿着战甲

第113章 穿着战甲

目录

  原来是张钦想到皇上下令开城门,不开要杀头,开了城门,皇上一出关,便谁都不能保证他的安全,要是出了什么事,追究起责任,第一个就是他,所以开城开又死,不开又死。

  苦苦思量,只有使出缓兵之计,一边叫皇上等消息,一边派人到北京,说皇上在昌平要出城御驾亲征,问朝廷怎么办?有什么怎么办。

  朝廷一收到消息,立即派大臣把皇上接回宫,正德皇皇当然不想回去,但两位派来接驾的大臣,又跪又拜,涕泪俱下,也只好回去。我以为这样可以甩身,怎知正德皇不让我走,把我带进宫里。我在宫里住了七天,突然一个晚上,被江彬叫醒:“走。”

  “去哪里?”我问。“出居庸关。”江彬说着,把我拉走,会合了正德皇,各人一骑,冲出了德胜门,直奔昌平,原来正德皇得到消息,张钦不在居庸关。

  他出巡视察边防去了,他知道张钦有勇有谋,难对付,所以等他一离开,便再次冲关,正德皇亲自来到居庸关,命令守城将军开城门。

  这时的守城将军没张钦般智谋,也胆小,皇上亲自来到,要开城门,吓得他,不敢阻挠,便开了城门,让正德皇、江彬和我出了城外。城功了。

  出了居庸关后,是一望无际的平原,正德皇一马当先,兴高采烈的欢呼大叫。唉。真的是…大明皇帝列祖列宗看到这一幕,肯定摇头叹息。

  我们一行三人来到边防重镇宣府,停留了三天,再去到和。和是大明帝国与蒙古的最前线,正德皇就驻在这里,接管了大明边防军队。

  正德皇很搞笑,他给自己封了一个官,叫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,然后用这个身份,指挥边防军官。

  那些军官收这位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都摸不着头脑,连忙打听,才知道这位总兵老兄不是别人,正是当今大明天子。边防一众军官都给他玩谢。

  正德皇以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接管了边防后,却按兵不动,只叫各地守军勤加练兵,做好作战准备。来到十月,一封急报送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手上,即是正德皇手上,他翻开一看,整个人跳起来“他终于来了。”正德皇兴奋的说。

  正德皇很开心,因为他终于等到小王子来了,那封急报说小王子率领五万大军向大明国境进…来吧!

  正德皇在磨拳擦掌,而我则愁眉苦脸,因为正德皇说过,战事一起,由我率带一支部队作战,正德皇的第一道命令是发给大同总兵王勋,命他马上率所有军队应战。

  王勋苦笑了,他所有的军队加起来也不足一万,守城还勉强可以,主动出击人数有五万之多的蒙古骑兵,简直是自寻死路。我知道这一消息,也在摇头叹息,没希望了,这个正德皇叫就会,打仗就一窍不通。算了。

  在战场上,趁混乱时,找到机会逃之夭夭吧!我心里打着这个主意,而大同总兵王勋却不是这种贪心怕死的人,死就死,死了马革裹尸,才是忠心为国的英雄本,于是他带他的一万兵马,向五万蒙古骑兵前进…在这里要说一下蒙古人是如何打仗的。

  他们是骑着马打仗的,全是骑兵,而且不是一人一马,而是每人有两匹马,作替换之用,而他们向骑的,是蒙古草原上的壮马。

  蒙古骑兵用的兵器主要是弓箭,他们个个自少学习骑箭,坐在马背上,双腿夹着马身,双手灵活拉弓箭,百发百中。简单的说,就是人强马壮。

  他们打仗冲锋时,会先向前面的敌人箭,一轮箭雨,把敌人得阵势大后,再作出冲锋,勇猛的向敌人的阵地一边箭一边冲锋,把敌人的阵势冲散,再用箭杀。

  强壮的战马,勇猛善的战士,灵活的战术,这三样东西结合起来,就成了令人闻风丧胆的蒙古铁血骑兵。当年的成吉思汗,就是带着这支铁血骑兵横扫欧洲,所向披靡,建立地球历史上最大的蒙古帝国,此刻小王子所领的骑兵,大有他祖先成吉思汗的风范。

  而大同总兵王勋就是面对这样的蒙古骑兵,正德皇也明白以王勋的力量是无法与子王子一战,所他还命令辽东参将萧滓和宣府游击时率军增援王勋。

  正德十二年十月,由明武宗御驾亲征的应州之战正式开始。初战,小王子甚为谨慎,虽看到敌人兵力不足。

  但担心对方有援兵,所以不敢投入全部兵马,只派部份兵马与王勋战,而王勋作战勇猛,士兵亦不顾生死拚命搏杀,所以相方战过平手。

  后来辽东参将萧滓和宣府游击时率军到达,善战多谋的小王子看出了,所为援军就是这甚的一点点,于是下令全军进攻,五万蒙古骑兵,猛冲王勋他们的阵地。

  兵力不足,加上蒙古骑兵的勇猛善战,王勋军队出现败象,他苦苦撑着,战事持续的打了两天,王勋明白到,若果没有援军,这场仗,他会全军覆没。

  但那里有援军呢。有的,原来正德皇早就暗中下令张永、魏彬、张忠三人,率京师军队出关,前来应战,就在战事打得吃紧的关头,他们来了,于是,正德皇下令出兵,看到指挥若定正德皇,我对他的观感来了一个180度转变。

  原来他不简单啊!细看他的战略,首先是以小量兵力的王勋部队,引小王子战,再渐渐投入兵力,最终小王子把所有五万骑兵投入这场战争,而自己手中的皇牌(京师调来的军队)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出战。

  正德皇完全掌握战争的道理,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,不急不躁,很有条理,正德皇说他这个战略,是从他在豹房喂食豹子的过程中,启发出来的,他用一支竹子绑着块,然后引豹子前来吃,当豹子一来,他就把竹子举高,豹子跳高想抓。

  他就再举高些,豹子为了吃,不停的跳着,一定要吃到为止,正德皇把小王子当作豹子,引他吃来…好了,现在说回战事,子王子跟王勋的部队己战三天。

  就在第四天的早晨,小王子再次率领全军,向王勋发动总攻击。相方正打得惨烈时,突然,他们听到远处传来歌声。歌声十分昂。由远渐渐变近,由隐约变成清楚。战的相方都愕然了,什么回事?拿刀砍的停下来。骑马的把马拉停。箭的暂时不拉弓。

  两军的将领小王子和王勋都向歌声发处望去,想知道什么一回事?只见远处黑漆漆出现一队人马,步兵在前,骑兵在后,他们一边走,一边唱着雄壮昂的歌,歌词如下:起来,不愿做奴隶的人们。

  把我们的血,筑成我们新的长城。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,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。起来,起来,起来。

  我们万众一心,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,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。前进。前进。进。前来的军队就是由正德皇所率领的京师援军,当然,这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我教明朝的士兵唱的。

  他们觉得歌词写得很好,唱起来情绪很昂…小王子的视线投向前来增援的明朝军队,当中一个骑着黑色战马,穿着战甲,威风凛凛的青年引起他的注意。

  只见这人高举手中长剑,指挥着援军前进,显然他是这支明朝援军的最高指挥,他是谁?这么年轻便当上最高指挥?

  明朝的边防将领他基本全认识,什么时候冒出这号人物出来?还有,这个威风凛凛的青年身后那个猥琐男人是谁?小王子想这一连串的问题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