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小说网
首页 > 历史 > 围炉夜话 > 第二一二则

第二一二则

目录

  程子教人以静,朱子教人以敬,静者心不妄动之谓也,敬者心常惺惺之谓也。又况静能延寿,敬则强,为学之功在是,养生之道亦在是,静敬之益人大矣哉!学者可不务乎?

  译文及注释

  译文

  程子教人“主静”朱子教人,“持敬”“静”是心不起妄动,而敬则是常保醒觉。由于心不妄动,所以能延长寿命,又由于常保觉醒,所以能有增长,求学问的功夫在此,培育生命的方法亦在此,“敬”和“静”两者对人的益处实在太大了!学子能不在这两点上下工夫吗?

  注释

  惺惺:清醒。

  评语

  程明道云:“所谓定者,动亦定,静亦定,无将,无内外。”又云:“人心不得有所系。”由此可知,明道先生所谓静,乃是指心不随物转的一种境界。无论环境如何喧闹,心还是静的。因为它“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,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。”即使万物转,心也不随之转。如此既能看清万物,又能转万物。什么叫做帮“心不妄动”呢?就是“人之情,名有所蔽,故不能适道,在率患在自私而用智…”因为自私用智,所以有所偏取,而不能见到事物的本然。

  而朱子所谓的“敬”在于“我自有一个明底事物在这里,把个敬字抵敌,常存个敬字在这里,则人自然来不得。”敬是一种持养的功夫,静是一种不动的功夫。能静,所以心不,始终明明白白,不生烦恼,所以能延寿。能敬,所以不昏沉,不死寂,起有功而常保醒觉以应物,所以能自强。

  宋明理学有许多地方受佛家禅宗影响甚深,静敬二字,岂止学者务之获益甚大,即是一般人,只要学得这两字,获益又岂少哉?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上一章 围炉夜话 下一章( → )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