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小说网
首页 > 仙侠 > 天外飞香隐重华 > 第四章 流水乱揣落花意

第四章 流水乱揣落花意

目录

  见嫣然并没有睁开眼睛,段英崖长松了一口气,对着那俏脸发起怔来。越瞧越痴,越看越狂,直想不顾一切拥入怀中,恣意,轻怜爱一番。

  他竭力转过似粘住的目光,抬头看那串串蓝紫的花朵,心思如麻般,仅剩的一点清明点醒他,什么时候产生了这份情愫,这份情愫何去何从,定要冷静下来想个明白。他处事向来干脆利落,想了想,已做下决断。

  一阵细碎脚步声传来,他收了混乱思绪,摇醒嫣然,看嫣然睡眼惺忪,别有一番懒散形态,又是一阵

  “晤,我怎么给睡着了?”我有些发酸的眼睛,看到段英崖的脸红得有些不正常,慌忙站了起来“怎么,又不舒服吗?”

  “不是,不是,我,我没事。”段英崖说完后慌慌张张的走了,留给我一个莫名其妙的背影。“他怎么了?”

  ************

  段英崖的身体一天天好了起来,众人都松了一口气,总是想找个机会问问他究竟是怎么受伤的,可这人却变了子,见了面也只是淡淡的打个招呼,对于自己受伤的情况更是只字不提,冷淡拘谨的近乎是个陌生人。

  我虽然是好子,可潜藏在骨子里的傲气也让我和他叫上了劲,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,你点点头我也只是看一眼,除了和几位哥哥联络感情,或是和太医们探讨一下医学问题之外,便是把京城走了个遍。

  这京城依山面海、龙盘虎踞、形势。套句古人的话“幽州之地,左环沧海、右拥太行、北枕居庸、南襟河济,诚天府之国”这一地理形势,极像一个半封闭的海湾“湾”内白河、温榆河、永定河等数条大河自西北向东南蜿蜒而过,奠定了“前挹九河,后拱万山”之形胜。

  按地理位置来说,南接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,北接内蒙,又由于北有天险可守,南有水陆交通之便,故有人说它:“形胜甲天下,山带海,有金汤之固…诚万古帝王之都”又有“天府”、“神京”之称。

  既然是天子脚下,自然是繁华的紧,而在这龙蛇混杂的最发达的地方,又要数京城的北大街。不仅院林立,酒楼繁多,赌坊遍布,凡是有钱之人都知道,京城有两宝,一是皇宫大内,二是京城北大街。北大街几乎没有一个是穷鬼,都是达官贵人,皇宫是供皇帝一个人享受的,而北大街则对任何人都伸开方便之门,只要你有钱,吃最好的菜,喝最好的酒,玩最好奠牌,嫖最好的女人,简直就是家常便饭那么简单。落花踏尽游何处,笑入胡姬酒肆中,便是描速北大街酒楼林立的一景。

  当然,吃最好的就在北大街的飞雪楼,飞雪楼,北京最大的酒楼,圣永乐皇帝御封‘天下第一楼’。五层楼高的建筑,雕梁画栋,金碧辉煌,一眼望去端地是气娠非凡,一个店面,占住了半条街,它有多大,嘿嘿,你可以自己想。即便只是楼中伙计,也是穿得颇为体面,不愧为京师第一楼之名。热络的招呼,亲切的服务,更是此楼无虚席、生意鼎盛的重要原因之一。按照一般常理来说﹔酒楼、饭馆往往是越上层楼消费越高,气氛也越雅致,亦非一般平民百姓会上去,能上去的地方。

  当然,飞雪楼也不例外。听说飞雪楼的师傅的手艺冠绝天下,即使御膳房的总管常公公,皇上爹身护卫也常喜欢来此地,品堂美味,向师傅们讨教一番。鲜炸活鲤、炸素,三丝豆腐、麻辣蹄筋、清蒸江县四鲸鲈、南海鱼翅、太湖莲叶蒸排骨、大理茸海工鱼干,东西南北,各方美味,尽在此楼,是为此楼的八大招牌菜,也是天下十三大名菜之八。

  探听出了有这么个好地方,喜欢猎奇的本又跑了出来,只是这“飞雪楼”的价位高了一些,自己掏钱未免有些心痛,便把主意打到了旁人的身上。

  偏生还没有打定要打谁的主意,段英崖留下一封书信消失不见了,各位哥哥着了忙,凑在一起研究他究竟能去了什么地方,最后四哥一拍大腿“哦,我知道了,老五肯定是去‘波心阁’了。”

  “波心阁?”我疑惑的重复了一遍。

  “对,那是一个小岛,小岛之上风景人,只是路途险峻了一些,寻常的人不易到达,他找人修了一座竹楼,取名‘波心阁’,又设计了不少的机关陷阱,使那个小岛几乎成了他的个人之处,我瞧着他最近心神有些恍惚,别是去那里散心了吧!”

  众人一听都觉得有理,和谭清待了几句,我们一行几人出发寻找段英崖。

  *****************

  众山之中,环抱着方圆百十丈一片碧湖。湖心小小一岛,岛上修竹成林,掩映着一精致朱阁。岛周围无桥通岸,只有一索,乃是一大铁链,有桩二,一在山之下,一在那泊岸之上。若是没有舟楫,想上船实在是难得很。

  青岚一头钻进岸边苇丛,须臾驾一小船从苇里钻出。段英崖身行一晃,人已在船梢,青岚划桨直向湖心驶去。

  待船头触岸,段英崖一跃而下,系好小舟踏上生青苔的卵石小道,转个弯,消失在竹林中。

  竹楼正门上挂着一块竹匾,上书“波心阁”三个大字,两边一幅竹联,写道:

  阁在波心,虚旷自宜风月近

  神游万仞,孤高应与市尘疏

  字碧绿,古意盎然,一笔大草,雄浑苍劲,正是主人亲笔。此时朝阳拂照青山,碧波凝翠,偶尔风吹过,湖面卷起千层波纹,青山倒影随波浮动,愈加奇丽。

  楼上一间极大书斋,一间小小寝室。书斋正中一张大案,放着一个古砚,一雕花的玉戒尺,白玉笔架之上,着大小七八枝精致笔,大者可写五尺之字,小的可绘雀翎之羽。一角矮桌上,一只铜熏炉,虽然多无人用,然香灰疏松,余香犹存。两个八尺多高的书架,上面几层典籍甚丰,下面却是有门有锁,靠在墙边。

  寝室靠墙之处,横放着一张紫木大,雕制得甚是巧,占了半间房。头一扇小窗,半开半掩,窗外翠竹摇曳,绿意袭人。窗下一张小躺椅,墙边一个衣箱,放了些被褥衣物。除此再无它物。

  此处是段英崖无意之中发现,因喜爱这里的清静,隐蔽,不惜花下大价钱,亲自设计督建,又设下重重机关,不畏有人会偷偷上来。每当心情不舒服的时候,便来此散心。

  从那之后,心绪便一直不宁,托辞养伤,来这里沉淀心情。

  他连奔波虽有些累,倒在上却睡不着,呆望着跳动的烛光,那人身影忽从光影中踉跄而出,跌坐几前,挽袖抚琴他跳下,一口吹熄蜡烛,散发赤足走到窗前。

  暖暖夜风吹来,月光若水,窗外桃树已绿叶浓,间挂着青碧桃,挨挨挤挤,煞是可爱。举首望天,月中桂树清晰可辨,忽树下现出那人身影,月般皎洁的面容,衣袂翻飞,立在青松之上,飘飘然直羽化登仙恍惚中他忙去抓,手碰在窗棂上惊醒,眨眼再看,依旧皎皎一轮明月。

  到此时还不明白自己的心思,那就是傻人一个,若想斩断情丝,在自己已是不能,而今之计,只能将自己感情深埋于心底,只是因为知晓喜欢她的人不在少数,而看她偶尔沉思,似嗔似怨,想来心中早已经有了人,不想打破她的平静。

  道理虽想的明白,真要如此做却万分不舍,烦异常,照墙上猛捶一拳,关节震得生疼,也难解中块垒,走回拉开薄衾往头上一蒙,胡乱倒在上。

  是该睡了,他伸了个懒,一天专心做事,暂时忘却的烦忧又上心头。先就想起那偷偷一亲,忆起那人薄的,情思翻涌,势如排山倒海,那一点睡意顿时被冲没了。

  起身寻了个酒杯,揭掉酒坛泥封,顿时酒香四溢。提坛出屋,席地靠在廊上,今夜却无月,空中几缕暗淡星光投在湖面。

  左一杯右一杯喝将起来,那烈酒穿喉而过,烧得五脏六腑火辣,却烧不断心中情思。间或失神停杯苦思,此情怎样取舍,终究是“剪不断,理还

  神思混乱中,朝阳升起,晨风吹过,带来草木清气,微微凉意侵在被酒烧得火烫肌肤的上,方觉又一天到了。

  他摇摇摆摆站起,自觉身体有了七分酒意,依在栏上看湖面万道金光,偶尔有鱼儿快活地跃出水面。岸边苇尖上停一对儿翠鸟,朱红小爪紧紧抓住苇杆,正耳鬓厮磨。忽一只掠着苇尖飞到竹枝上,另一只脆叫一声挨了过来,前一只转头啄它一下,又掠下贴水面飞走,这只跳了几下,也扑翅追去,消失在苇丛中,隐隐几声清脆鸣声相和。

  大袖一挥,踩着竹梢飞身来到江边,落在铁链之上。今风大,吹得铁链左摇右,他身在其上,醺醺然中只觉似要飞去,稳住身形,双肩不动,脚下行云水般朝对岸而去。

  离岸还有十数丈,一阵风吹得头发遮住脸,醉眼朦胧中更瞧不清,脚下一滑,忙提气稳住,耳边隐隐传来一声惊呼,似是大哥声音,伸手拢住发去看,四位兄长都在对岸老柳下,簇拥着一人,素衣,白裙,可不正是心中那人!

目录
返回顶部